傅合远:用“汉字之美”为世界讲述中国

2025-05-07 13:15:06

阅读人数: 5211



书法家傅合远为国际历史学会专家茜尔达·萨波托写下她侄女的名字,茜尔达将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她的两个侄女。.jpg

书法家傅合远为国际历史学会专家茜尔达·萨波托写下她侄女的名字,茜尔达将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她的两个侄女。

 

9月1日下午,“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在山东大厦美术馆圆满闭幕,展期10天,共接待中外来宾过万人次。参观展览的政府领导、与会的历史学家、特邀嘉宾及社会观众无不对本次展览给予充分肯定,对傅合远教授的书法艺术给予高度评价。

“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由山东大学主办,海岱书院承办,润华集团、亚滨能源协办,展期原计划自8月21日至26日结束。后应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专家及社会观众要求,展览时间延长至9月1日结束。


011111.jpg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现场表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在山东召开,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难得机会。

 

作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期间的重要展览,著名书法家傅合远教授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用书法的形式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轨迹,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和境界,展现了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汉字文化精华。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享有史学界“奥林匹克”美誉。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8月23日至29日在济南召开,由拥有110年办学历史并以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等承办。这是该会首次走进亚洲,既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本次大会,全世界的3000多名顶尖级史学家齐聚泉城,这是山东的文化盛事,不仅增强了山东省和山东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也提升了齐鲁文化和孔孟儒学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对推动山东走向世界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傅合远教授是著名学者、书法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美学及书法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文艺美学研究方面有着广泛影响,先后出版《汉字与书法》《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书为心画》《书情画意》等多部著作,在《文史哲》《中国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赏评近百篇,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级书展,并被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艺术成就被《人民日报》《文化月刊》《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先后应邀赴日本、韩国等地参加书法艺术和学术交流活动。其对汉字的历史演变和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写作实践。


展览现场 (2).jpg

作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期间的重要展览,“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 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用书法的形式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轨迹,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和境界,展现了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汉字文化精华。

 

傅合远教授认为: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手段。几千年来,中国人在一个个方正的空间里,用刀刻,用笔画,把自己对世界的描绘,对情感的抒发,都浓缩在一方方汉字里。尤为珍贵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华民族将实用的古老文字创造为一种高雅而独特的书法艺术,并繁荣至今,这也诠释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独领风骚。此次“汉字之美汉字书法作品展”就是要让与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们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这是一个领略中国历史文化侧影的机会,也能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史学家更深一步认识中国。


当代美学泰斗曾繁仁先生在致辞中说:傅合远教授的个人书法艺术品格将使他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雕刻下独特的一章。.jpg

当代美学泰斗曾繁仁先生在致辞中说:傅合远教授的艺术品格将使他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雕刻下独特的一章。

 

当代美学泰斗、生态美学奠基人、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曾繁仁先生在展览开幕式上说:“傅合远教授是美学家,也是书法家,在美学理论研究与书法实践两个方面均有重要成就,而两方面的互补与相得益彰成为傅合远教授书法艺术作品的重要特点。他将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概括为‘无形之相,无声之音,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并将之体现在自己的书法实践之中,使其书法艺术具有形神兼备,飘逸自由的审美特征,逐步形成傅合远教授的个人书法艺术品格,这将使他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雕刻下独特的一章。”

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先生告诉记者: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召开期间举办“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展出的这些书法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其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灵史。


20150824_104424.jpg

山东省政府副省长王随莲女士认为,傅合远教授用高雅的人文精神成就了其书法艺术的格调,用情感的力量铸造了其独特的书法艺术的形式,展出的这些书法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重大。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随莲女士在参观“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中表示:傅合远教授用高雅的人文精神成就了其书法艺术的格调,用情感的力量铸造了其独特的书法艺术的形式,展出的这些书法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重大。华夏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拥有着伟大的、先进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字系统。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手段。文字记载了民族的历史,保存了祖先的智慧,是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核心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这样的展览。

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西塔拉教授(Prof. Marjatta Hietala)听闻“汉字之美”书法展,露出惊喜的表情,她告诉记者:“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丰富美妙,以前我只在博物馆见过中国古人的书法作品,现在看到的如此美丽的当代人的书法作品还是第一次,这些用毛笔书写的美丽的汉字为我们展现了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汉字文化精华,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财产。”


20150825_172350.jpg

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代表参观“汉字之美书法展”。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认为“汉字之美书法展”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史学家和公众开启了一个奇幻的文化之旅。国际历史学会专家茜尔达·萨波托女士对“”

日本历史学家一见真理子教授多次参观展览后表示:傅合远先生的书法艺术是让他格外惊讶,他觉得展出的这些各个时期的汉字承载着世界上最多的文化典籍,构筑了人类集体记忆丰富的宝藏,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向东先生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傅合远教授多年来在注重书法理论研究的同时,坚持墨海泛舟,深入传统、多体融会、博涉精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他笔耕不辍,把书法创作实践和艺术理论研究浑然融为一体,以创作体验深化理论,又用理论思想指导艺术实践,在书法创作和书论研究中具备了别人难以比拟的优越条件。他在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他的楷书,严整庄重但不失闲雅,有一种刚正宽厚之气;他的行草,简洁俊爽但不失雅逸,有一种清和劲畅之气;他的隶书,沉雄厚重但不失温润,有一种沉着宏达之气;他的篆书,圆转婉通但不失劲健,有一种雍容华美之气。他的书法艺术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视觉愉悦和心灵震撼。此次展览展出了60余件优秀作品,真草篆隶、诸体兼备,为他近年来的创作精作。每一幅作品,都可以窥见傅合远教授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艺术品格。


美学家、长江学者陈炎先生参观展览.jpg

著名美学家、长江学者、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先生参观展览。

 

著名美学家、长江学者、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在参观展览后写到:这个展览的名字就叫“汉字之美”,因为它以书法作品的形式系统地展示了汉字由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不同书体的演变过程。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不同的书体在傅合远先生的笔下竟然如此得心应手、仪态万千:甲骨的朴实、金文的凝重、篆书的古拙、隶书的闲雅、草书的张狂、行书的从容、楷书的端庄……真可谓是各具特色、各领风骚。总之,作为“汉字之美”的艺术探索,傅合远先生的尝试是成功的、有益的。

事实上,汉字更大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其书写的雄浑端庄或者龙飞凤舞,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深厚意义。如果说“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可以让人倾倒的话,那么,这些美丽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让一个民族跨越几千年,能够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力量。

mmexport1440391044931.jpg

 

傅合远简介

1955年生,山东齐河人。文学博士。

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主要从事美学及书法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出版《汉字与书法》、《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书为心画》、《书情画意》等多部著作,在《文史哲》、《中国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赏评近百篇,其中,《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书为心画》获山东省文化厅理论一等奖,《书情画意》获山东省委、省政府第五届泰山文艺奖艺术理论二等奖等。其在文艺美学研究方面有着广泛影响,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级书展,并被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其艺术成就被《人民日报》、《文化月刊》、《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先后应邀赴日本、韩国等地参加书法艺术和学术交流活动。